沙泥中的隐身高手——中国团扇鳐

体育365 2025-10-13 09:51:18 阅读: 7246

中国团扇鳐的胸鳍很发达,

前端延伸至吻端两侧,

后端延伸至腹鳍基部,

外缘和里缘连合成半圆形,

整体状似团扇,

故而得名团扇鳐。

中国团扇鳐的传说

相传为汉代大将军钟离权云游访道时,经崂山,受仙人点化,弃团扇于海上所化精怪,传说此怪有上古遗风。龙宫委任其指挥水族,多出入水府宫门之外。今称为“团扇鳐”,因外形像夏天扇风用的“蒲扇”,所以土名“团扇鱼”。

中国团扇鳐

中国团扇鳐(𝘗𝘭𝘢𝘵𝘺𝘳𝘩𝘪𝘯𝘢 𝘴𝘪𝘯𝘦𝘯𝘴𝘪𝘴)是团扇鳐科(Platyrhinide)团扇鳐属(𝘗𝘭𝘢𝘵𝘺𝘳𝘩𝘪𝘯𝘢)的一员。虽然名为“中国”,但中国团扇鳐实际上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从我国中部到越南北部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中国团扇鳐属于浅海底栖鱼类,栖息深度不超过100米,多出现在水深30到40米的水域,栖息在泥质或沙质浅海中。

本鱼为暖水性沿岸鱼类,喜栖于沙泥底质海域;活动力差,仅能利用其强壮尾部左右摆动以前进,故常蛰伏于底层,伺机捕捉食物。卵胎生。

“守株待兔”的行家

中国团扇鳐,背部呈棕黄色,与海底环境的颜色接近,喜欢在泥沙质的海底活动,以生活在海底的虾,蟹类为食,当它们长大后,主要猎捕乌贼,贝类等。中国团扇主要在夜间活动,通过守株待兔的方式埋伏猎物。捕食时,它隐于沙里,发动突然袭击,让对手防不胜防。

玩捉迷藏的高手

中国团扇鳐是玩捉迷藏的高手,可以通过腮部的呼吸掀起海底的珊瑚沙,来盖住整个身体,只露出尾巴。

有毒的尾刺--伤你没商量

中国团扇鳐尾巴针是有毒的,它们的尾巴上会有毒刺,这根毒刺在刺入生物体内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中国团扇鳐遇到敌人需要自卫的时候,它们就会用到毒刺。刺入生物体内,并注入毒素,形成创伤,造成伤害,如果被刺到胸腔,甚至会形成死亡。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