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状”精子是怎样产生的?

365足球外围网站 2025-10-07 05:06:19 阅读: 7619

曲细精管基底部的精原细胞含有与体细胞内数目相同的染色体。在精子发生过程中,首先部分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 ,此时,精原细胞就演变为初级精母细胞。紧接着,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然后,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完全分开,各自带有一个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动下,两条染色单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再分裂成为四个精子细胞。最终,精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每个精子细胞携带单倍数目的染色体,但是此时精子细胞的形态与蝌蚪般的精子依然相去甚远。

由精子细胞演变成为精子的过程叫精子形成。这一过程极为复杂,主要是细胞核和细胞器发生急剧变化。细胞核中核蛋白成分发生显著改变,导致染色质致密化,核的体积缩小。细胞质内高尔基体中的部分小泡产生顶体前颗粒,进而汇集成较大的粘多糖顶体颗粒。高尔基体中的其余小泡则不断扩大融合成较大液泡,覆盖于核的前端,并进一步演变为帽状顶体。中心粒在高尔基体变化的同时一分为二并相互移开,近端中心粒位于核后端的凹陷中,远端中心粒形成鞭毛的轴丝。线粒体则在周围肌动蛋白纤维的作用下围绕轴丝形成螺旋。在这些变化的同时,大部分细胞质聚集到颈部,仅通过一细柄与精子相连。这时精子的尾部已从后端长出,当此细柄断开时,“小蝌蚪”般的精子随即形成,并进入到曲细精管的管腔中。此时的精子已经具有运动功能,但并未完全发育成熟。

精子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生成以后,从形态上来看,已形成“小蝌蚪”般的精子,但有实验证明,睾丸内的精子并不具备授精能力。睾丸精子还需在附睾内经历精子成熟的过程。睾丸精子在附睾管内的运行过程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在附睾中,其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其吸收物之一是精子中的锌,故附睾中精子锌的含量逐渐下降,精子中的锌可以抑制精子活力,因此当精子中锌被附睾上皮吸收后,精子便开始活跃了,从而具备了授精能力。附睾可合成、分泌许多物质,其分泌的特异蛋白质可复盖于精子表面,并以特殊的方式与精子膜相互作用,引起膜渗透性改变,使细胞内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进而触发细胞代谢引起精子成熟及产生运动。精子在成熟过程中,体积略变小,含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改变是未成熟精子体部的胞浆小滴向后移动脱下。精子在附睾成熟过程中表面负电荷增加,最终在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下,成熟的精子以独立非团簇的形式贮存于附睾内。